|
发表于 2007-11-2 21: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一点意见
这个帖子颇有可观,诸位讨论涉及的面很广啊。我也忍不住想说两句了,呵呵
综观这么多讨论,我看有几个问题挺有意思:
1、拿破仑大陆封锁的经济影响和英国制胜的经济原因到底是什么?
2、威廉二世与希特勒的大战略成因和影响评价。
3、海权问题。
先说说我对第一个问题的看法:
1、拿破仑大陆封锁的经济影响和英国制胜的经济原因
大陆封锁的成因:
英法经济矛盾由来已久。近因是波旁时期法国财政危机加深,需要通过和英国的贸易来增加财政收入,缓解国内的经济危机。而大革命以后掌权的法国资产阶级无法容忍英国工业品和商品对法国工业的竞争和打击,也是促使法英矛盾加深的经济原因。
第一次反法同盟战争及以后,英法经济斗争迅速升级,英国通过牺牲其盟国和中立国的利益,经济上没有受到大的打击,而法国却吃尽了苦头。督政府认识到要贯彻对英国的经济打击就必须取得广阔的大陆市场,于是开始为经济目的征服欧洲大陆的行动。
雾月政变后,拿破仑掌权,高速了对英国的封锁政策,对中立国有所节制。之后又利用俄英矛盾策划联合大陆国家反对英国,这就是拿破仑的大陆封锁体系的雏形。第二次武装中立同盟由于沙皇保罗一世的逝世而瓦解,英法开始和平谈判,签订了亚眠和约,但法国为保护本国资产阶级的利益,挑动英国发起战争,始终没有同意英国恢复与法贸易的要求。英国没有达到最关键的目的,战争自然是不可避免的。
英国撕毁亚眠和约后,对法国实行海上封锁,拿破仑也进行了反击,同时加紧占领大陆了的重要沿海地区。此时拿破仑没有禁止进口,还大量增加了法国工业所需的进口,哪怕来自英国。因此,这时的封锁政策还不是为了摧毁英国的经济实力,还不是战争手段。但是不久之后,法国在特拉发加海战中战败,英国完全垄断制海权,拿破仑入侵英国本土的计划不能实现了。于是拿破仑利用他在法国大陆的胜利将封锁制度强加于它的盟国,并且更加严格地执行。
大陆封锁的利弊
实行大陆封锁制度期间,法国的国内市场免受外国商品,尤其是英国商品的竞争,欧洲大陆也成为法国工业的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市场,法国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大陆封锁制度的重要目标——搞垮英国的经济,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但它带给法国的并不是绝对的好处,“对拿破仑支配欧洲大陆的工业资源,英国以制造技术、在热带的绝对优势和全面控制海洋来对抗。”英国对法国及其盟国封锁了海洋,切断了法国商品运往海外的商路,法国因此失去了英国和殖民地的广大市场。
而且大陆封锁体系内部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和复杂的矛盾。法国是一个农业国家,农业收入是其国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实行大陆封锁后,法国割断了与英国及殖民地的联系,大量农产品卖不出去。给法国经济带来了严重后果。法国在北美独立战争后被迫与英国签订伊登条约便是有力的证明。英国和殖民地市场是法国商品的重要市场,比欧洲大陆重要得多,断绝了与它们的联系,那些使法国发财致富的工业品和商业品的销售市场就大大缩小了。巴黎的珠宝首饰业、马赛的贵重皮货业、里昂的丝绸和天鹅绒业等等,一直都是以英国和南北美洲、安的列斯群岛、马斯克林群岛等殖民地为主要销售市场。与殖民地的贸易在18世纪末占了法国对外贸易总额的四分之一。虽然大陆市场对法国的出口来说,其重要性不能与英国和殖民地相比,但它的情况的好坏也对法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大陆封锁使大陆的贵族破产或是收入下降了,对法国的重要出口物奢侈品的购买力大大下降,影响了法国的商品销售。同时,由于拿破仑的保护政策,欧洲大陆一部分民族工业得到发展,开始在大陆上与法国商品竞争,一定程度上排挤了法国商品。从进口来看,与英国、殖民地断绝联系,给法国工业带来了重大损失,很多依靠进口原料的工业部门由于原料缺乏被迫压缩生产规模,有的企业被迫关闭,因而出现了事业现象,造成社会危机。1811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是,法国的棉纺织业就因为原料危机面临的困难达到了顶峰。某些消费品不足,海关收入减少,加上以上所说的种种后果,使拿破仑放松了对英国的封锁。1809年,拿破仑采取颁发特许证的办法,试图减轻大陆封锁带来的后果。它虽然使法国的工业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使法国财政收入有所增加,但由于放松了对英国的封锁,为英国商品进入大陆提供了方便,这与大陆封锁制度的战争性质是相悖的。颁发特许证还意味着拿破仑放弃了历来坚持的出口要用硬币付款的要求,允许一部分敌国和殖民地的商品换取法国商品,这也削弱了大陆封锁制度的重商主义性质。
对欧洲大陆其他国家来说,大陆封锁制度也带来了很大的好处,它使各国工业免除了英国商品的竞争,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他们的商品销售市场,从而促进了大陆国家民族工业的发展。1813年拿破仑在莱比锡战败后,法军从德意志、荷兰撤退,大陆解除了对英国的经济封锁,导致英国商品大量涌入大陆市场,严重冲击了欧洲各国业已发展起来的民族工业。在这种情况下,大陆各国被迫重新实行大陆封锁时期的保护政策。恩格斯在《德国的制宪问题》中写道:“德国资产阶级的创造者是拿破仑。由于他的大陆封锁体系……德国人才有了工业,并扩大了矿藏的开采。只过了几年,这些新出现的或已获得了发展的生产部门就具有了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这些部门而诞生的资产阶级也取得了相当的势力。”
尽管这样,欧洲大陆各国还是对大陆封锁制度极为不满,这与拿破仑的欧洲政策有重要关系。拿破仑在实行大陆封锁制度时,一切只从法国的利益出发,而没有把整个欧洲大陆作为一个与法国自身利益休戚相关的整体来平等的看待,使他们成为法国的剥削对象。法国对英国实行经济封锁,对它的盟国和附属国也严格封闭国境,不让别国商品进入法国,与法国工业竞争。为了增加关税,法国将荷兰和德意志北部各邦屏与法兰西帝国之外。法国还想尽办法在大陆排挤别国商品,争夺市场。为了获得有利的原料市场,它强迫各国实行有利于它的特惠关税。如前文所提到的,英国是法国许多重要商品的销售市场,它也同样是欧洲大陆各国的重要市场。对英国封闭市场后,欧洲各国失去了英国和殖民地的市场,法国又对它们封闭国境,致使它们的许多产品销售不出去(虽然即使法国不对它们关闭国境,也不可能满足大陆国家的销售要求)。其中受害最深的是农业为主的国家,它们的农产品失去了销路,价格大跌,以至农村的购买力大大下降,从而影响了工业品的销售。这些国家对法国是最为不满的,在后来推翻拿破仑帝国的斗争中总是走在最前端。另一方面,大陆封锁制度的实行也使大陆各国消费品供应不足,引起物价上涨,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大陆封锁制度在沉重打击各国经济的同时,还使各国财政濒于破产。很多农业国家农产品失去销路,财源枯竭了。对外贸易的大幅度减少使各国海关收入大大缩减。相反的,各国财政支出却被迫增加。为执行大陆封锁制度,欧洲大陆各地遍布了公职人员和大批军队,他们的各种费用不可能由法国一个国家承担,为解决这一问题,法国强迫被占领的国家供养其占领者。与此同时,拿破仑还对被占领国征收战争特税,在它们境内,任意勒索、劫掠、征发物资。
面对这些情况,可想而知,大陆国家在开始纳入大陆封锁体系时就是极不情愿的,在大陆封锁制度实行过程中,各地经常有反抗行为,甚至趁法国兵败时对英国解除封锁。拿破仑的弟弟、荷兰国王路易·波拿巴由拿破仑供养长大,在自己统治的国家中也千方百计地反抗拿破仑的大陆封锁制度。可见拿破仑实行大陆封锁是多么不得人心,他的失败是必然的。1808年西班牙战争给大陆封锁以沉重打击,1812年,法俄战争中,拿破仑失败,标志着大陆封锁制度的基本结束。
从英法两国的实力对比来看,法国远远落后于英国。英国在十九世纪初已进入机器大工业发展时期,其经济地位和海上实力都是首屈一指的。尽管它在与法国的较量中,曾遇到较大的打击,但又很快恢复了元气,要实现这种恢复是需要足够的经济实力的。“封锁期间,英国的总收入仍不断增加。1805年为10300万英镑,1811年增加到13100万英镑,1814年达到16300万英镑。”而法国的情况则不同,法国是传统的农业国家,小生产站优势,工业基础薄弱,市场狭小,原料缺乏。大陆封锁政策是一场经济战争,经济战争本质上就是经济实力的较量,拿破仑发动这场经济战争,首先却忽视了他的经济实力远不如英国的现实。 因此可以肯定,大陆封锁制度的形成有深厚的历史渊源,但其失败也是历史的必然。
英国经济制胜的原因:
英国经济在大陆封锁时期遭受了很大打击,由于不列颠在那时极度依赖海外贸易,因而它在拿破仑强制推行贸易禁令的"大陆体系"面前显得非常脆弱。
在1808年和1811-1812年,由法国和顺应它的卫星国(如丹麦)发动的贸易战,给英国的出口贸易造成了危机,积压在仓库里的货物堆积如山,伦敦码头堆满了来自殖民地的产品。城市中存在的失业大军以及乡村的骚乱,增加了商人们的恐慌,促使许多经济学家大声疾呼和平。国家扶摇直上的债务更是雪上加霜。1811年后,英国同美国关系恶化,对这个重要市场的出口急剧下降。此时,英国看来已承受不住经济上的压力了。
然而事实上,英国还是挺住了。这主要是因为这些经济压力没有长期和持久地发挥影响和作用。西班牙反对法国统治的革命缓解了英国1808年的经济危机,而俄国同拿破仑的破裂则使英国货物涌入波罗的海和北欧国家,减轻了1811-1812年的经济萧条。此外,在整个大陆封锁时期,大量英国制成品和殖民地的转口货物在被收买的当地官员的默许下,走私到大陆。大陆走私给英国商人带来巨额利润。从德国的黑尔戈兰岛至希腊的萨洛尼卡,违禁商品通过曲折途径被运送到急切的买主手中,就像后来在1812年英美战争期间这些货物在加拿大和新西兰之间往返运输一样。
最后,英国的出口经济还可以靠英国同那些未受"大陆体系"或美国的"不来往"政策影响的地区大量增长的贸易来维持。这些地区包括亚洲、非洲、西印度群岛、拉丁美洲(尽管当地的西班牙总督极力禁止)以及近东。由于上述原因,尽管英国的贸易一个时期在某些市场被严重切断了,但总的趋势却很清楚:英国产品出口总额从2170万英镑(1794-1799年),增长至3750万英镑(1804-1806年)及4440万英镑(1814-1816年)。
英国经济在外界压力面前没有崩溃的另一个原因,是由于此时英国已经开始了工业革命,这对拿破仑来说是不幸的。很清楚,以上两个主要历史事件以许多特殊的方式相互作用:政府采购军火刺激了铁、钢、煤和木材行业,国家的巨额开支(估计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9%)影响着金融业,而新出口市场的开辟则促进了某些工厂的生产,正像法国的"反封锁"使其发生萧条一样。法国革命和拿破仑战争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整个英国经济的增长,这是一个复杂而又有争议的问题。历史学家至今仍在对此进行研究。其中许多历史学家认为,以前有关英国工业化在那几十年发展迅猛的概念是夸大其词的。当然,有些事实还是明摆着的,在那一时期英国的经济一直都在发展。生铁产量在1788年仅有6.8万吨,到1806年猛增到24.4万吨,而且在1811年进一步增至32.5万吨。战前还几乎是新行业的棉纺织工业,在以后20年中增长很快,越来越多地使用机器、蒸汽动力、煤和工人。至1815年,棉纺织产品成为不列颠最主要的出口货物。一系列新建的沿海和内陆码头、新开凿的运河、新修的道路和铁路改善了交通条件,进一步刺激了生产。如果不同法国打仗,这种经济的迅速增长是否会更快一些呢?不管怎样,事实仍然是,英国的生产率和财富依然在迅速增长,因而有助于承担皮特及其后继者为支付战费而造成的重负。例如,关税和消费税收入,从1350万镑(1793年)猛增至4480万镑(1815年),而新征收的所得税和财产税的收入,则从1799年的167万镑增加到战争最后一年的1460万镑。
关于铁公爵描述的英国外债问题对经济的影响:
实际上,英国政府在1793-1815年间,从直接和间接税中获得了高达12.17亿英镑的收入,而且它还在保持其良好信誉的情况下,从金融市场继续筹集了4.4亿镑的贷款。这使财政上非常保守的拿破仑极为惊诧。在战争最后的关键几年里,英国政府每年借款超过2500万英镑,使英国在资金上占有决定性的优势。诚然,英国人被课征的捐税超过了18世纪的官僚们可以想像的极限,而且国债几乎增长了一倍,然而,新创造的财富能够承担得起这些负担,尽管英国版图较小,人口较少,但比拿破仑帝国更能承受战争的消耗。
[ 本帖最后由 diaoduoxi 于 2007-11-2 21:25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