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拿破仑论坛

 找回密码
 入伍
新兵指南:让新兵更快熟悉论坛转载文章请注明作者/译者及出处@napolun.com邮箱自助申请
近卫军名将 - 赤胆忠心的“圣贤”德鲁奥 电影《滑铁卢》DVD-5一张钱老神作 THE CAMPAIGNS OF NAPOLEON
拿破仑所著小说《克利松与欧仁妮》波兰军团的创始者——东布罗夫斯基 路易斯-皮雷•蒙布伦和他的骑兵生涯
楼主: S.Swan

[咏史] 看,历史上那抹女子的痕迹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2-4 15:3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leinKlauss 于 2007-2-4 15:32 发表


MM 如果看各种史的演义,比如明史演义什么的,虽然那些文字很有煽动力和容易理解,但是对女孩子性格影响不好,看完之后都会变得粗浅无畏,且演义文字不美,用词粗狂,文白各半,实在是..

余秋雨或易中天,拿来看 ...

嗯,下次去书店我会注意的
还有,什么书看过之后会使思想在最短的时间内变得深刻一些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4 15:59:57 | 显示全部楼层
短期把思想变深刻的也许只有哲学吧


不算晦涩的汤因比的 历史研究 或黄仁宇的中 国大历史 可以看看,这书如果坚持看完,人就会变得相对同龄深刻很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2-4 17:52:15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对同龄深刻很多?
太好了,会变得成熟起来、深刻起来?变得“老气横秋”?我就想达到这种效果
看来我明天就得去书店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4 18:59:13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天去北大的风入松书店,在回廊里看到一幅名字画,名人哦!拿来给大家赏赏手机照的,质量不好但大体能看~

[ 本帖最后由 KleinKlauss 于 2007-2-4 19:00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入伍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4 19: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果然不虚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4 21:4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leinKlauss 于 2007-2-4 15:59 发表
短期把思想变深刻的也许只有哲学吧


不算晦涩的汤因比的 历史研究 或黄仁宇的中 国大历史 可以看看,这书如果坚持看完,人就会变得相对同龄深刻很多。


其实冯友兰的哲学史也很有见地——尽管我依然不是很能读进去,不过比起黑格尔那种读了第一句就不得不让我马上把它重新放回书橱里的东东,还是好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5 00:32:16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于何为生动精彩,何谓无病呻吟,之间有明显的界线吗?生动精彩在某些较为朴实的人眼中无异于无病呻吟,而无病呻吟在于某些人(尤其是现在的批作文的老师)就是生动精彩。因此说,生动精彩与无病呻吟,不同人眼中有不同看法。


生动精彩在于多用描写的动词与对话,制造一种气氛,看看“龙旗飘扬”讲海战的那些。无病呻吟就是多用美词而实际上没什么真正的内涵。

这个标准对于任何一个论坛上的人都是统一的吧,这里讨论的也不是生动与无病呻吟具体的区分界限,只要大家心里有个概念就行了。

另外,你眼中的“无病呻吟式”是现在中国中学生的主流,对于理论性较强的书,中学生似乎很难接受,而一些“无病呻吟式”的书籍恰好在此时发挥作用,担负着向中学生传播历史的任务。


哈哈,请问雨果向中学生传播的历史效果如何?

因此,我认为,理性与浪漫是针对不同读者的,沉重的理性适于已有历史知识积淀的高知识人群(譬如说你),而浅淡中说历史的浪漫史书适于人生经验不是很多、学历史时间不是很长的人群,而后者占人群主流,因此浪漫笔法在历史传播中应占主流。而理性史书,还是给专门研究历史的或一些对历史感兴趣的高知识人群看吧。


这个太过奖了,我可不是高知识人群:) 我是属于一个平凡的读史者,没太多读史经验,但努力追求历史的真正涵义,而不是浪漫辞藻背后的苍白。
历史在于让人了解真相,供人借鉴讨论实质,促进深刻的学问气氛,浪漫笔法怎可在历史传播中占主流?目前历史传播中浪漫笔法可是最不入流的,没人认为曼弗雷迪的“亚历山大”是传播历史的书,作者本人也说是历史小说,好比演义,好比仲马。

绝大多数史书难道不可以看成文学书籍吗?是否注意到司马迁等史学家由于很好的表达了历史,而在“史学家”的评价后被冠以“文学家”。既然称为史书,就应该高于历史,自然发生的历史不应该被平平叙述,而应该被加工。作者通过整理、编篡是条理清楚,在此基础上,还需要一项重大的工作——将语言生动化,这样才能高一个层次。整理编篡无异于出门前洗脸,是史书必不可少的,是对读者的尊重。而语言生动化的过程无异于洗完脸化妆(在真实的基础上,而不是指整容),是对读者高度负责的体现。


举太史公的例子不能说明问题,因为《史记》里正有一些看似生动的描述影响了其真实性,但程度还不强。至于把太史公加上“文学家”的称号,这本身就是一种无意义的行为啊。历史学家如果写过小说可以加上文学家的称号,若没写过那么只是历史学家而已。
另外,阁下现在提到的“整理编撰”与阁下之前提到的“添枝加叶”似乎区别很大。

很多历史事件被称为“偶然中的必然”,往往是一件小概率的事件引发了浩浩荡荡的历史。小事件可以分为两类:已引发重大历史事件的,尚未引发重大历史事件的。前者因为其引发了历史事件而具有了研究价值,引起了史学家的注意。而后者只是暂时没有研究价值,谁也不敢确定它们哪一天会爆发。当然,历史学家没精力研究“预备事件”,但是,去不能否认其“预备价值”。


请阁下仔细看我的发言,尤其是第二句。假想的个例(布什吃饭猝死)并不能成为反驳吃过早饭也应成为历史的论据。原因在于:
1,例子本身就是假想的
2,即使例子是真的,也属于个例

它们都承认要还原真实历史。而浪漫主义创作方法按照作者主观理想反映现实,富于理想的色彩。并善于用虚假的幻想形式表现真实的历史,它按照自己主观愿望选择描写对象,确定描写角度与形式,从不同的侧面展示历史,补充言论严谨的正史。它凭借磅礴的激情,壮丽的语言,抒发澎湃的激情。因此,不可否认其在历史上不可替代的价值。


带着“磅礴的激情”,“壮丽的语言”去看待历史合理吗?这只适合写历史小说,而不是历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5 00:34:36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对同龄深刻很多?
太好了,会变得成熟起来、深刻起来?变得“老气横秋”?我就想达到这种效果
看来我明天就得去书店了


年轻的心态应该在于对于生活方面,而不表现在语言上。语言上的严肃只能代表此人在讨论问题时十分认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2-5 11:28: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leinKlauss 于 2007-2-4 18:59 发表
那天去北大的风入松书店,在回廊里看到一幅名字画,名人哦!拿来给大家赏赏手机照的,质量不好但大体能看~

这个书店在什么位置?我去的时候怎么没看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2-5 11:3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朔风 于 2007-2-5 00:34 发表


年轻的心态应该在于对于生活方面,而不表现在语言上。语言上的严肃只能代表此人在讨论问题时十分认真

我思想没你那般深刻!尚未考虑到这一点!
嗯,看到你讨论问题时的语言,的确可以透过层层文字看到一张严肃的面庞,毫无笑意,寒气逼人......(好像严重了些),据“语言上的严肃只能代表......”推断,你是相当相当认真,我望尘莫及呵
另,语言上的严肃与幽默是否矛盾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伍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拿破仑

GMT+8, 2024-11-25 13:08 , Processed in 0.023831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